欧美亚洲一级片,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国产图片一区,一级特黄aa大片免费,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鸳鸯浴,国产a免费观看,国产成年女人免费视频播放a

中國城鎮(zhèn)供熱協(xié)會


鍋爐是在高溫高壓的不利工作條件下運行的,操作不當、設備存在缺陷都可能造成超壓、過熱而發(fā)生爆破、爆炸事故。鍋爐的部件較多,體積較大,有汽、水、風、煙等復雜系統(tǒng),如運行管理不善,則燃燒附件及管道閥門等都隨時可能發(fā)生故障,而被迫停上運行。


鍋爐的爆破爆炸事故,常常是造成設備、廠房毀壞和人身傷亡的災難性事故。鍋爐機組停止運行,使蒸汽動力突然切斷,則會造成停產(chǎn)停工的惡果。這些事故的發(fā)生,都會給國民經(jīng)濟和人民生命安全帶來巨大損失。所以,防止鍋爐事故的發(fā)生對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01


事故分類


鍋爐事故按事故的嚴重程度可分為:鍋爐爆炸事故、重大事故與一般事故。


鍋爐爆炸事故是鍋爐運行中,鍋筒、集箱等部件損壞,并有較大的泄壓突破口而在瞬間將工作壓力降至大氣壓力的一種事故。這種事故炸爆威力大,造成的損失很大。


重大事故是運行中發(fā)生爆破、爆管、嚴重變形、爐膛塌陷、爐墻倒墻、鋼架燒紅等而被迫停爐大修的各類事故。


一般事故則是運行中發(fā)生故障而被迫停爐,但又能很快恢復運行的事故。


鍋爐事故如按事故發(fā)生的部位來分類,則有鍋筒等水容量較大的受壓部件突然開裂的爆炸事故,爐管爆破事故,省煤器事故,過熱器事故,管道、煙道、爐墻事故;安全附件、給水設備、燃燒設備等部位的事故。


鍋爐事故如按事故的發(fā)生原因分類,則有水位監(jiān)督不慎造成的缺水、滿水事故,水質管理不好引起的事故,設計、制造或安裝、檢修不良引起的事故,維護保養(yǎng)不當,而由腐蝕、積結污垢灰焦而引起的事故,燃燒控制不好引起的事故。

02


常見鍋爐事故



近年來,鍋爐爆炸事故時有發(fā)生,缺水事故最為常見,而且危害較大。再有就是因水質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爐管等受熱面過熱燒損事故。在敘述常見鍋爐事故時,除了鍋爐爆炸事故和缺水、滿水、汽水共騰事故以外,其它事故均以事故發(fā)生的部位來分別敘述。



01
鍋爐爆炸事故


鍋爐爆炸發(fā)生是由于鍋筒(汽水鍋筒或水鍋筒)破裂,鍋筒內儲存著幾噸、甚至幾十噸有壓力的飽和水及汽瞬時釋放巨大能量的過程。


鍋爐爆炸所產(chǎn)生的災害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鍋筒內水和汽的膨脹所釋放的能量;二是鍋內的高壓蒸汽以及部分飽和水迅速蒸發(fā)而產(chǎn)生大量蒸汽幾四圍擴散所引起的災害。


鍋爐爆炸的主要原因

1.在鍋爐較長時間缺水,鋼板被灼紅、機械強度急驟降低的情況下,司爐人員違反操作規(guī)程,向爐內進水,引起爆炸。

2.鉚接鍋爐,鍋殼或鍋筒長期漏泄,且爐水堿度較高,造成鉚縫或脹口處鋼板苛性脆化,以致造成爆炸事故。

3.嚴重超壓造成爆炸。

4.因安全附件失靈、結構設計不合理、材質發(fā)生衰老等原因,造成鍋爐爆炸。


預防措施

1.要特別注意水容量較大的鍋筒的鍋殼、封頭或管板、爐膽等主要受壓部件的材料、強度,聯(lián)接型式、焊接與冷加工組裝等在設計和制造上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和標準?;鸸苠仩t由于鍋筒直徑較大以及鍋筒內受壓部件較多,聯(lián)接型式較復雜等情況,因此更要注意這個問題。

2.檢驗與修理鍋爐時,對鍋筒的苛性脆化、嚴重腐蝕與變形以及起槽裂紋,要高度警惕,檢查要周到細致,修理則必須保證質量,防止因強度不足或裂紋擴展而突然撕裂。

3.司爐人員必須切記:發(fā)生嚴重缺水事故時,一定不能再進水,以免鍋筒鋼板在過熱燒紅的情況下,遇水突然冷縮而脆裂。

4.鍋爐的安全附件,特別是安全閥,必須經(jīng)常保持靈敏、準確、可靠。多數(shù)小鍋爐爆炸事故都有一個共同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裝置安全閥或安全閥失靈而造成超壓。如安全閥正常,控制在較低的壓力下運行,爆炸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5.應注意易被忽視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很多爆炸事故發(fā)生在炊事、洗澡、采暖、熱飯用的鍋爐,甚至熱水鍋爐和茶水爐也多有發(fā)生。這些鍋爐體積小,壓力低,又多在生活部門,往往不被注意和重視,很易成為鍋爐安全管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漏洞,所以,應特別注意。


事故案例


?
山西某造紙廠鍋爐爆炸


事故概況及經(jīng)過

1989年1月20日15時50分,山西省運城地區(qū)夏縣禹都造紙廠,一臺DZG2--0.69型鍋爐發(fā)生爆炸,鍋殼爆破,因鍋爐嚴重缺水,爆破能量較小,形成的沖擊波力量較弱,未造成人員傷亡,但鍋爐無法修復而報廢,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達4萬多元。


從事故發(fā)生后的現(xiàn)場來看,輻射受熱面的鍋殼大面積鼓皰變形,鼓皰面積為1100mm×1500mm,鼓皰高度為150mm,鍋殼爆破裂縫長度為620mm,裂縫最寬處為32mm,裂口呈45度刀刃狀;是典型塑性剪斷。絕大多數(shù)煙管,因嚴重缺水過熱表面已變成藍色,左右側水冷壁管及后部頂棚管色因過熱呈藍色。


事故原因分析

1.司爐工未認真監(jiān)視水位、誤操作

從事故現(xiàn)場來看,這臺鍋爐是因司爐工未認真監(jiān)視水位,嚴重缺水后長時間過燒造成的。當班司爐在發(fā)現(xiàn)鍋殼過熱嚴重變形后,沒有采取緊急停爐措施,而偷偷上水,造成沿鍋殼縱向中心線的右側鍋殼過熱處首先與補充水接觸的部位撕開。


2.工廠對安全生產(chǎn)不夠重視

鍋爐房無任何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平時未對司爐工進行安全教育。



02
缺水事故


鍋爐缺水事故是鍋爐最常見的事故。嚴重缺水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很大的。輕者引起大面積受熱面過熱變形,脹口滲漏,爐膛頂墻、隔墻塌落損壞,過熱蒸汽溫度過高損壞汽機等;重者引起爆管,脹管脫落,大量汽水、火焰噴出傷人;最嚴重的是處理不當而可能造成爆炸事故。嚴重缺水事故常使鍋爐受以極大的損壞,過熱變形嚴重的很難再修得;過熱變形稍輕的,從修復到正常使用往往要很長時間,使用單位常因此而停工停產(chǎn)。


缺水事故的現(xiàn)象

1.水位表玻璃板(管)上呈白色;或將鉛筆棒形物或斜線板放在水位表后面,透過水位表觀察,如看不到折線,而是連續(xù)的棒形物或斜線時,則說明水位表內已沒有水了。

2.水位表靜止不輕微波動,這種假水位現(xiàn)象,司爐人員未及時發(fā)現(xiàn)。

3.高低警報器和其它低水位報警信號裝置發(fā)出低水位警報或信號。

4.蒸汽流量大于給水量。

5.過熱器蒸汽溫度急劇上升。

6.鍋爐房內嗅到燒焦味。

7.爐膛頂墻塌陷。

8. 鍋筒、爐膛、爐管等受熱面過熱變形。

9.上水時,聽到省煤器有異樣沖擊或省煤器附近煙道突然漏水。

10.煙囪冒白色水汽煙。

11. 發(fā)現(xiàn)爆管、脹口脫管。


發(fā)生缺水事故時并非上述現(xiàn)象全都出現(xiàn),一般情況下,只有前三種現(xiàn)象,而無后幾種現(xiàn)象,則可能是輕微缺水,但不排除嚴重除水的可能性;如在前三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同時,又出現(xiàn)后面幾種現(xiàn)象時,一般即認為是嚴重缺水事故?!?/p>


缺水事故的判斷和處理

缺水事故有兩種,一種是輕微缺水,即水位表雖看不到水位但鍋筒內水位尚未降到水連管以下,這時水位表中出現(xiàn)的是一種虛假水位。這可用關閉水位表汽旋塞的辦法,使水位表內蒸汽冷凝,形成真空負壓而將尚未降到水連管以下的水吸引入水位表內。這種方法通稱“叫水”。如叫水操作后,仍不見水位,說明水位至少已低于水連管以下了,很可能更嚴重,這時,就是發(fā)生嚴重缺水事故了。


如確認是輕微缺水事故,由于受熱面尚未“干燒”,則完全可以進水到正常水位。如果原因不清,經(jīng)上水仍不見水位時,或給水設備有故障時,則應立即停爐。如判斷是嚴重缺水,則應立即緊急停爐,并降負荷,關閉給水閥門。


處理缺水事故最重要的問題是,在未斷定是輕微缺水以前和已確認是嚴重缺水以后,嚴禁向鍋內進水。


發(fā)生嚴重缺水而停爐后,待爐體逐漸冷卻,再對爐膛和其它處受熱面以及爐墻、鋼架等進行詳細檢查,如由于處理及時,不是十分嚴重缺水而無大問題時(如僅僅管子輕微變形),應查明和消除事故的致因,并在水壓試驗合格后投入使用;如過熱較嚴重,引起脹口滲漏、管子嚴重變形、鋼材嚴重過熱燒損時(必要時做金相檢查),則須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缺水事故的原因及預防

1.水位無人監(jiān)視或運行人員不注意觀察水位。

2.水位表未按要求及時沖洗,汽、水連管堵塞,運行人員又未及時發(fā)現(xiàn)假水位或未判斷出是假水位。

3.給水自動調節(jié)器和水位警報信號裝置均失靈;或水源中斷、給水設備損壞。

4. 排污閥嚴重滲漏及其它部位嚴重漏水。

5. 排污時誤操作:排污時間太長;運行人員未認真監(jiān)視水位;排污后忘關排污閥。


針對上述原因,預防缺水事故的要點是:

1.加強運行人員的教育,增強責任感,提高處理事故的技術水平。

2.沖洗水位表及排污操作應嚴格執(zhí)行崗位責任制和運行操作規(guī)程。

3. 給水自動裝置及水位報警、信號裝置需安排專人每班檢查校對和調整維修;要防止過分和完全依賴自動化裝置,運行中應加強維護管理。

4. 運行人員應休息好,一般不應執(zhí)行超過八小時的大倒班制度。

5.水位表安裝位置必須正確,汽、水連管不能傾斜,以便真實反映爐內水位。水位表在運行中應加強維護管理,防止堵塞,出現(xiàn)假水位。


事故案例


?
鄭州某廠鍋爐燒干鍋事故


事故經(jīng)過

1988年10月21日3時40分,鄭州某廠一臺SZW10一1.27型鍋爐發(fā)生嚴重燒干鍋事故,造成對流管、水冷壁管全部燒壞,上、下鍋筒嚴重脫碳,過渡煙道燒化,空氣預熱器損壞225根管,這幾部分失去使用價值而報廢。這次事故的直接損失95000元,間接損失150000元。


10月20日晚,當班司爐工未認真檢查水位的情況下,錯誤地將缺水判為滿水而關給水泵。當發(fā)現(xiàn)汽壓下降,爐膛出現(xiàn)正壓現(xiàn)象時,又錯誤地判斷為車間用汽量大而增大了鍋爐的給煤量。當發(fā)現(xiàn)上鍋筒、下鍋筒均已燒紅,爐頂燒塌,爐膛內聽到倒塌聲音后才布置停爐。此后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鍋爐已嚴重損壞?! ?/p>


事故原因分析

1.司爐工嚴重失職,違章操作

當班司爐工在未認真觀察到水位表的水位情況下,又沒有采取叫水措施就認為是滿水(分析認為已經(jīng)缺水)而關閉了給水泵,加劇了鍋爐缺水程度;后雖發(fā)現(xiàn)缺水開啟了3號給水泵,但給水泵的進出口閥門均未打開,形成泵的空轉;當鍋爐汽壓不斷下降時又認為車間用汽量大,又增加了鍋爐給煤量,加快了鍋爐燒壞的程度。


2.勞動紀律松懈,管理不善

鍋爐房雖有交接班制度,司爐工在交接班時未認真執(zhí)行;司爐班長擅自將司爐工分成小班。


3.安全附件失靈,自動水位調節(jié)器有故障,但未采取措施


?
天津某化工廠鍋爐爐膽燒塌事故


事故概況及經(jīng)過

1990年1月4日6點20分,天津市某化工廠,一臺WNL2一1.27型鍋爐發(fā)生嚴重缺水事故,造成爐膽嚴重燒塌,爐膽上形成兩個波峰,前方正視左面下塌最深部分達110毫米,右面波蜂達36毫米,變形區(qū)域面積為710×610平方毫米,前方管板及煙管段外露部分表面有致密的朱紅色氧化鐵。自耐火絕熱層以上爐膽表面呈藍灰色,高溫火焰區(qū)有煙灰和氧化皮剝落。對爐膽下塌處金屬進行金相分折表明:該處金相組織為鐵素體加珠光體呈魏氏粗大組織,晶體晶粒粗大,呈拉伸的片狀,有粗大針形明亮晶體分布,以鐵索體針狀拉長方向形成類似正三角形。這種金相表明鋼材長時間滯留在溫度超過A3線(855℃)。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發(fā)生后,經(jīng)過全面調查和綜合分析,確認鍋爐由于嚴重缺水, 導致爐膽上部干燒,使壁溫上升至800℃以上,遠遠超過鋼材的允許工作溫度, 機械強度迅速下降, 塑性升高。由于爐膽承受外壓產(chǎn)生的應力超過了材料的屈服限, 使爐膽壓饋凹陷。具體原因是:


1.司爐工未監(jiān)視水位

司爐工違反操作規(guī)程,從1月4日凌晨3時--5時未進行巡回檢查;5時巡視時也未看水位,直至6時20分才發(fā)現(xiàn)水位計無水位顯示。


2.控制儀表系統(tǒng)存在嚴重問題

該廠自行改造水位控制系統(tǒng)設備時,去掉了低水位報警,電磁閥選型錯誤。


3.司爐工操作地點不便于觀察水位

鍋爐的電控柜安裝在軟水房,在此操作的司爐工不能直接觀察鍋爐水位,不能看見鍋爐運行情況。


?
牡丹江制油廠鍋爐爆炸


事故概況及經(jīng)過

1990年9月19日,牡丹江制油廠一臺僅使用18天的WNL4—1.25—AⅢ型鍋爐在運行中發(fā)生爆炸,兩名司爐正嚴重燙傷先后死亡,造成全廠停產(chǎn)。


鍋爐爆炸后,前管板扳邊與爐膽對接處的上部及爐膽上部鋼板呈藍色,爐膽沿整個長度嚴重壓潰變形,且將爐排壓彎,在前管板扳邊與爐膽對接處的上部焊縫撕開長達950毫米,寬280毫米的口子,第二回程部分煙管上有少量的水垢脫落,數(shù)根煙管變形,后管板有輕微變形,兩根煙管從后管板上拉脫。


事故原因分析

1.管理混亂,鍋爐嚴重缺水,導致爐膽壓潰變形。

2.制造質量存在嚴重問題,前管板與爐膽對接的環(huán)縫嚴重未焊透。



03
滿水事故


滿水事故也是鍋爐運行中的一種常見事故,嚴重滿水事故會引起蒸汽管道水沖擊,使閥門、法蘭和蒸汽管受到損壞甚至震裂,將嚴重損壞汽輪機的葉輪和軸承,甚至使葉片斷裂;鍋爐發(fā)生滿水事故后,蒸汽帶水嚴重,蒸汽品質惡化,過熱器易積鹽垢過熱燒損,對用汽部門的設備和產(chǎn)品質量可能帶來嚴重影響。


滿水事故的現(xiàn)象

1.水位表玻璃板(管)內顏色發(fā)暗,水位線消失。

2.高低警報器或其它高水位警報裝置發(fā)出高水位信號。

3. 給水流量明顯大于蒸汽流量。

4. 過熱器溫度下降。

5. 蒸汽管道、汽機有異樣的撞擊和震動,法蘭、軸封、閥門等外冒汽滴水。


滿水事故的處理

1.應先通過對水位的檢查和各水位指示裝置的對照檢查,確認是否發(fā)生滿水事故,如蒸汽管道未發(fā)生水擊,則認為是一般滿水事故;反之,則可判斷是嚴重滿水事故。

2.發(fā)生一般滿水事故,須立即停止給水,減弱燃燒,開啟排污門放水;同時開啟過熱器和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門及用汽部門疏水門,加強疏水。待水位正常,滿水原因查清并消除后,再恢復運行。

3. 如是嚴重滿水事故,則應緊急停爐,停止給水,迅速放水,降低負荷,加強疏水。待水位恢復正常,管道閥門等有關部件經(jīng)檢查可用,則在滿水原因查清并消除隱患后,方可恢復運行。


滿水事故的原因及預防

滿水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運行人員對水位監(jiān)視不夠而造成;其次是水位表堵塞造成假水位;再有是高水位警報信號裝置、給水自動調節(jié)設備失靈。


預防措施與缺水事故相同。



04
汽水共騰事故


汽水共騰事故的現(xiàn)象

所謂汽水共騰,就是爐水表在泛起較嚴重的泡沫,在負荷增加、燃燒強化、汽水分離加劇的情況下,爐水表面泡沫層發(fā)生急劇的翻騰和上下波動,水位表內出現(xiàn)很多汽泡和泡沫,水位模糊不清的一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汽水共騰時,如同滿水事故一樣,蒸汽帶水急劇增加,蒸汽管道可能發(fā)生水擊,過熱蒸汽溫度下降。蒸汽中帶有許多鹽濃度很高的爐水將嚴重影響過熱器和汽輪機的安全運行。


汽水共騰事故的處理

1.減弱燃燒,降低負荷,關小主汽閥。

2.加強蒸汽管道和過熱器的疏水。

3.全開連續(xù)排污閥;打開排污閥排污放水,同時上水,降低爐水含鹽量,以改善爐水品質。放水、上水要注意水位變化。

4.待水質改善,水位清晰時,可逐漸恢復正常運行。


汽水共騰事故的原因及預防

1. 一般情況下,由于汽水分離,爐水蒸發(fā)面下方100~200mm水層含鹽濃度較高。當給水堿度大、雜質多以及未加強排污時,爐水表面層含鹽量往往非常高,蒸發(fā)面泡沫越來越多,鍋水粘度很大,汽泡上升阻力增加。在負荷增加、汽化加劇時,大量汽泡由于在爐水表面沒有很快汽水分離而積聚在爐水表面,沖擊蒸發(fā)面,攪動泡沫層,使水位上下劇烈波動和翻騰。


2. 在水位過高,主汽閥開啟速度太快、負荷突然增加時,由于蒸汽空間壓力驟降,使汽化更加劇烈,蒸汽空間暫時的負壓往往產(chǎn)生“吊水”現(xiàn)象,促使和加劇汽水共騰。


預防措施就是加強水質監(jiān)督,嚴格控制爐水含鹽量,認真進行排污;在爐水含鹽量高、雜質多,開始出現(xiàn)泡沫層而未得到改善之前,要降低負荷,減弱燃燒,緩開主汽閥?!?/p>



05
爐管爆破事故


爐管爆破事故主要是指水冷壁管和沸騰管束的爆破,尤以受熱強度較大的水冷壁管爆破事故為常見。爐管爆破事故是鍋爐運行中比較嚴重的事故,汽、水的大量噴出,使爐膛產(chǎn)生正壓,連汽帶火從爐門等處突然噴出,常常由此而傷人,處理不及時,易同時引起缺水事故,爐管爆破后,被迫停爐檢修,影響生產(chǎn)正常進行,后果是嚴重的。


爐管爆破事故的現(xiàn)象及處理

爐管爆破不大時,如汽壓很高,燃燒很旺,則爐膛內有異樣的蒸汽噴射聲響,爐膛火色發(fā)暗,破裂處更為明顯,燃燒惡化,爐膛溫度下降,煙囪冒水蒸汽樣白煙。再嚴重時,水位開始明顯不正常。如汽壓不高,燃燒較弱時,在爆管處爐膛火床發(fā)黑,明顯看到爐管噴汽淌水。這種情況,如能維持正常水位,應即刻減弱燃燒,并通知用汽部門做好停爐檢修準備。


爐管嚴重破裂時,大量汽水連同煙火從爐墻的門孔往外噴出,水位、燃燒嚴重失常。嚴重爆管事故必須緊急停爐。


爆管的原因及預防

1.管子結垢太厚,造成過熱燒損而爆裂。這在熱強度較大的水冷壁管部分最為常見。

2.鍋爐在運行中有些較大的片狀、塊狀沉淀物,隨著水的循環(huán)進入爐管內,往往在管徑變小,流動阻力較大的彎曲部位被滯留,使通徑減小,而且以后循環(huán)水中的泥沙雜物都易被此擋住,越積越多,以至完全堵塞,而造成過熱燒損爆裂。較大的片狀、塊狀沉淀物主要是爐內原有的老垢,或運行中自行脫落的水垢;或在栲膠、堿煮、酸洗除垢后,硬垢雖已松動,但未全部除凈,運行中往往大片脫落;再就是遺留的工具、棉紗等。

3.管子腐蝕、磨損減薄嚴重,承壓能力降低而爆管。

4.嚴重缺水時引起的管子過熱而爆管。

5.因缺水、排污不當、爐膛結焦、燃燒器運行操作不當?shù)仍蚱茐恼Kh(huán),則發(fā)生水循環(huán)故障的管子可能過熱燒損而爆管。

6.由于設計、安裝和運行操作不當,使管子長期處在熱脹不均、劇烈的冷熱變化或不能自由膨脹的條件下工作,造成管子焊口開裂、脹口環(huán)形裂紋,致使破裂。


針對上述原因,要預防爐管爆破事故,重點應注意加強水質管理,防止結垢。除垢要除凈,要特別注意片狀水垢掉落而造成堵管。運行中要注意防止爐膛熱偏差,保證可靠水循環(huán)。鍋爐技術檢驗中應注意檢查爐管腐蝕、磨損減薄和可能出現(xiàn)裂口的問題?! ?/p>



06
省煤器損壞事故


省煤器的損壞,主要是管子的破裂和裂紋、法蘭接頭損壞所引起的泄漏。


省煤器損壞事故的現(xiàn)象

1.水位異常地下降,給水量明顯增加,且大于蒸汽量,省煤器入口水壓降低。

2.排煙溫度下降,省煤器出口水溫升高。

3.省煤器附近有異樣聲音。

4.省煤器下部灰斗和爐墻處冒汽、潮濕甚至淌水。


省煤器損壞事故的處理

輸入文字
?
對于沸騰式省煤器

1.加強鍋爐給水,維持正常水位。

2.減弱燃燒,迅速降低負荷,與用汽部門聯(lián)系,做好停爐檢修準備。

3.關閉鍋爐的所有放水門,禁止開啟鍋筒與省煤器之間的再循環(huán)閥門。

4.注意引風機入口煙溫與過熱器出口蒸汽溫度的升高和控制。

5.如鍋筒水位不能保持,則應緊急停爐。


?
對于非沸騰式省煤器

1.開啟省煤器旁通煙道,關閉省煤器煙道的出、入擋板。

2.開啟不經(jīng)省煤器而直接進入鍋筒內的給水旁路門,關閉省煤器的進水、出水閥門。

3.將煙、水可靠隔絕后,應立即放水,開啟空氣門或抬起安全閥。

4. 如煙道擋板嚴密,則應在嚴格保證人身安全的條件下進行檢修,恢復運行,否則應盡早停爐檢修。


省煤器損壞事故的原因及預防

省煤器損壞的主要原因是

1.給水沒有除氧而使省煤器管內壁造成嚴重的氧腐蝕。這是鋼管省煤器非常普遍的通病。

2.省煤器的管外壁的飛灰磨損和低溫酸蝕。

3.水擊事故和煙道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劇裂震動往往嚴重損壞省煤器,甚至震裂。

4.省煤器安全附件不全或失靈引起的超壓和超溫。

5.省煤器管子焊接、鑄件、連接安裝等方面的質量問題造成的裂紋和滲漏。


針對上述,防止省煤器損壞的要點是:保證省煤器的制造、安裝質量;省煤器上進出口的安全附件必須配齊和靈敏可靠;鋼管省煤器必須要給水除氧;運行中要防止省煤器水擊事故和煙道爆炸事故的發(fā)生;鍋爐檢驗時要注意檢查省煤器管的外壁腐蝕和磨損情況。



07
過熱爆管事故

鍋爐運行中,水冷壁管和對流管爆破是較常見的事故,性質嚴重,需停爐檢修,甚至造成傷亡。爆破時有顯著聲響,爆破后有噴汽聲;水位迅速下降,汽壓、給水壓力、排煙溫度均下降;火焰發(fā)暗,燃燒不穩(wěn)定或被熄滅。發(fā)生過熱器的損壞主要是爆管。


過熱器爆管事故的現(xiàn)象和處理

1.過熱器附近的有異常響聲。

2.爐膛負壓突然減小,甚至正壓往外噴汽和冒煙。

3.蒸汽流量明顯下降,并不正常地小于給水量。

4.排煙溫度明顯下降。


過熱器發(fā)生爆管后,應及時停爐修理,以防止噴出的高溫蒸汽吹壞鄰近的管子,使事故擴大。如從事故的現(xiàn)象來分析,不是十分嚴重以及不致很快惡化和擴大時,可根據(jù)負荷需要情況,暫緩停爐,但時間不宜過長。


過熱器爆管事故的原因及預防

1.由于爐水品質不好,蒸汽帶水過多,滿水事故等造成過熱器積鹽垢,而引起熱燒壞。

2.過熱蒸汽溫度過高而燒壞過熱器。

3.停爐期間,過熱器由于操作人員不注意,很易積水,而使過熱器管壁蝕薄。

4.吹灰器蒸汽噴口正對過熱器管,以致很快損壞管子。

5.過熱器管不是用耐熱鋼材,組裝時焊接質量差(多系耐熱合鋼和全位置焊接,焊接要求較高)。

6.其預防措施主要是,有過熱器的鍋爐,應有較好的汽、水分離裝置,要控制蒸汽品質,運行中要盡量避免高水位運行,防止發(fā)生汽水共騰和滿水事故;注意控制和調整由各種因素引起的過熱蒸汽溫度過高;要保證過熱器的制造和安裝質量。


事故案例

?
南京化學纖維廠鍋爐爆管


事故概況及經(jīng)過

1986年4月22日,南京化學纖維廠SHL20—1.27型蒸汽鍋爐因缺水而造成嚴重損壞, 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30000元以上。


4月22日11時,該鍋爐升火給車間供汽,至14時鍋爐負荷開始增大,15時司爐工在儀表控制室聽到高水位報警并看到黃色指示燈亮,儀表盤上的色帶水位指示偏高便開始排污50秒鐘, 但這樣處理后半小時,色帶指示又在高水位的位置。而爐前平板玻璃水位計已看不見水位,只認為是輕微缺水,于是到爐頂叫水, 看到有少量的水上來(實際上是因水連管連接不當造成的假水位),就按輕微缺水處理,加大進水,可仍不見水位上升,而見到省煤器安全閥有汽噴出。于是立即停泵,到爐前打開看火門時,聽到爐內有響聲,這時才判定是爐管爆破,采取緊急停爐措施。后經(jīng)檢查發(fā)現(xiàn),34根爐膛水冷壁管和259根對流管均已不同程度因過熱而后損壞, 其中一根對流管爆破,破口為140×100mm。鍋爐被迫停爐大修,更換全部對流管束和水冷壁管。


事故原因分析

1.司爐工技術水平低。當發(fā)現(xiàn)儀表盤上色帶水位指示偏高后,沒有進一步核對爐前水位計和電接點液位指示信號,就輕率地判定為鍋爐滿水,并錯誤地采取了排污措施,導致鍋爐嚴重缺水。


2.該爐原設有三沖量給水自動調節(jié)系統(tǒng),后在4月15日檢查時,儀表工臨時將三沖量調節(jié)改為單沖量調節(jié),事后沒有恢復也沒有向車間和司爐人員交待鍋爐水位是用單沖量控制的。事故前鍋爐負荷突然增大時,鍋內壓力降低,鍋水大量沸騰,在鍋內出現(xiàn)虛假水位,于是單沖量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高水位假信號,導致給水調節(jié)閥關閉,造成缺水。


3.發(fā)現(xiàn)平板玻璃水位計無水位后,仍錯誤地認為是輕微缺水,延誤了處理事故的時間,使事故進一步擴大。



08
水位計損壞事故


水位計玻璃管(板)爆管或損壞也是鍋爐運行中常見的事故。水位計損壞事故雖然不能算嚴重事故,但往往影響鍋爐的正常運行,而且發(fā)生和處理此事故時常常傷人。平常多見的是小型鍋爐上的玻璃管爆破事故。


水位計損壞事故的原因及預防

1.玻璃管(板)、云母質量不好。

2.玻璃管安裝不好,如上下中心偏斜、壓緊螺帽擰得過緊、玻璃管兩端在切割時有裂紋等。

3.水位計初次使用時,沒有很好地預熱;或沖洗水位計時,汽水開關太猛,使溫度發(fā)生突然變化。

4.運行中冷空氣或冷水點直接接觸到水位計而引起溫度突然變化。


為了防止水位計損壞,首先要保證水位計玻璃管(板)、云母的質量,安裝前最好進行溫度變化的試驗;其次,要注意安裝質量,不留爆管的隱患;再有是運行中要盡量避免溫度的突然變化,沖洗操作要小心謹慎地進行。


水位計損壞事故的處理

發(fā)生水位計損壞事故后,大量汽水噴出,此時運行人員不要驚慌失措,應在戴好防護用具、防止燙傷的情況下迅速關閉汽、水考克。要換新水位計時,應先充分預熱后再開汽、水考克。


如同時損壞兩個水位計時,在水位警報信號裝置以及給水設備正常的情況下,可不必停爐,但應抓緊重新安裝。



09
水擊事故


鍋爐水擊事故是在鍋筒、汽水管道、省煤器中發(fā)生的水流劇烈撞擊的一種現(xiàn)象。水擊時,常常發(fā)出很大的響聲和震動。嚴重的水擊可使部件受到損壞,閥門、法蘭滲漏、震裂,甚至造成管道破裂。


一種“水擊”是蒸汽冷凝后形成局部真空負壓,使水流在突然有壓差的情況下互相撞擊,此種“水擊”大多在蒸汽管道、省煤器、有蒸汽加壓裝置的鍋筒等部位發(fā)生。另一種“水擊”是由于高速流動的給水被突然截止后,水流的很大的慣性力撞擊管道部件所造成,一般多發(fā)生在給水管道系統(tǒng)中。以下分別敘述。


蒸汽管道水擊事故的原因及處理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水擊事故。主要原因是蒸汽管道暖管時過爭、疏水不夠或發(fā)生汽水共騰和滿水事故時,在蒸汽管道里積聚了許多水而造成的。


蒸汽管道發(fā)生水擊事故后,要關小主汽閥,減緩送汽、并立即加強疏水,使水擊減級或消除;同時要詳細檢查管道部件支架有否被震壞的情況。


省煤器水擊事故的原因及處理

省煤器發(fā)生水擊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非沸騰式省煤器過熱汽化時,與溫度很低的給水相遇,由于蒸汽體積突然冷縮而造成的。另一種是省煤器入口給水管路上的逆止閥動作不正常,忽開忽關,而引起高速流動的給水的慣性沖擊。前一種事故發(fā)生后,應立即打開旁通煙道,使省煤器出水溫度達到正常值時,如無滲漏和其它異常情況,則可恢復正常運行;后一種事故則要檢查給水管路上的逆止閥動作情況,如已失靈,應更換。


鍋筒的水擊事故原因及處理

鍋筒的水擊事故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省煤器的鍋爐,其鍋筒內水位低于進水導入管時大量進低溫給水而引起蒸汽空間蒸汽冷凝所造成;另一種情況是鍋筒蒸汽加熱時,進汽和加熱速度太快所造成。這兩種水擊現(xiàn)象都會因鍋內進水管、進氣管的支架不牢固、聯(lián)結松動而加劇。


處理的措施是:立即減緩進水和送汽,待水擊消除后,再適當加大。停爐檢修時要緊固好進水和送汽管的支架。


給水管道上水擊事故的原因及處理同于省煤器水擊事故第二種情況。另外,在給水溫度劇烈變化時,也可能因給水的突然熱脹冷縮而引起水擊。給水管道發(fā)生水擊后,除有很大的水流沖擊聲外,出口處壓力表指針往往大幅度急劇擺動。應根據(jù)事故情況,采取暫停給水、更換逆止門和調整給水溫度等措施。



10
爐膛爆炸事故


爐膛爆炸是爐膛內突然向外噴火或氣體爆炸的事故。噴火是爐膛內的可燃物與空汽混合物在爆炸下限以外,自燃或遇火后突然著火燃燒,大量煙氣來不及排出造成爐膛正壓而向外噴火。氣體爆炸是爐膛內可燃物與空氣的混合氣體的濃度在爆炸極限內,遇明火而突然發(fā)生的。爐膛向外噴火容易傷人,爐膛氣體爆炸會造成爐墻煙道裂縫、倒塌,甚至鍋爐受到損壞,并嚴重威脅人身安全。爐膛爆炸事故主要發(fā)生在煤油爐和煤粉爐。


爐膛爆炸事故的原因

1.點火前爐膛內存著可燃物。這有三種情況:一是點火前先開燃燒器,往爐膛內通入可燃物;二是上次點火不著時,爐膛內存在的大量可燃物;三是爐膛內殘有的可燃氣體。


在爐膛內存在油霧或其它可燃氣體的情況下,如未經(jīng)通風排除就進行點火,則極易造成噴火或爆炸。


2.鍋爐運行中,爐膛因故突然滅火后,沒有及時切斷燃料供給,可燃物在爐膛高溫下,可能引起自燃而發(fā)生噴火或爆炸。


爐膛爆炸事故的處理

爐膛爆炸后必須立即切斷油源,停止送風、引風,關閉和煙道、風道擋板。如發(fā)現(xiàn)煙道中仍有火苗,應即撲滅。如確認煙道中,特別是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部位已無火苗時,即可啟動引風機,并詳細檢查鍋爐各部件、爐墻、煙道及各孔、門是否完好。一切正常后,煙道必須先通風5~10分鐘,然后重新點火。


爐膛爆炸事故的預防

1.燃油爐和煤粉爐在點火前必須先檢查爐膛內燃燒器有無漏油等情況,發(fā)現(xiàn)后應立即清除。同時通風5~10分鐘排除爐膛內存在的可燃氣體。點火不著時,應立即停止點火,不得拖延時間。在充分通風后,再按正確步驟點火。


2.點火時,要先開風后引火,再供給燃料,嚴禁先開燃燒器供給燃料、后開風門、再引火的錯誤操作。


3.正常停爐時,應先停止燃料供給,并注意無泄漏,再關鼓風、引風。


4.運行中,突然滅火或突然事故停爐時,必須首先停止燃料供給。最好配備自動滅火保護裝置。


事故案例

?
河南某鍋爐公司鍋爐爐膛爆炸

某公司一臺KG-25/3.8-M型流化床鍋爐,在2004年8月2日壓火后重新運行時,煙道內突然“砰”的一聲發(fā)生爆炸,周圍濃煙四起,爐磚向爐后四處散落,鍋爐嚴重損壞。事故造成了近十萬元的經(jīng)濟損失,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事故經(jīng)過

發(fā)生事故的鍋爐是河南某鍋爐有限公司試制的25噸流化床鍋爐。2003年12月,鍋爐開始安裝,今年7月28日,由施工單位操作人員進行操作,開始鍋爐點火試運行,8月2日上午10點由于車間檢修,鍋爐開始壓火,司爐人員在床溫850℃時停止給煤,床溫再次回落時停止送風,風機檔板關到零位。下午7點35分左右起重新起火升壓,按正常操作,先啟動引風機,引風機啟動后,顯示爐膛負壓為400mm水柱,再啟動一次風,少量給煤,爐墻負壓顯示為200mm水柱,稍后儀表顯示床溫稍有升高,忽然發(fā)現(xiàn)爐膛內出現(xiàn)正壓,接著聽到鍋爐內一聲爆響,鍋爐煙道內發(fā)生爆炸。


現(xiàn)場勘察發(fā)現(xiàn):鍋爐受熱面未受到明顯損壞,鍋爐低位過熱器爐墻整體倒塌,省煤氣爐墻粉碎性破壞,其余爐墻也出現(xiàn)不同程度外張,并產(chǎn)生裂紋,鍋爐上鍋筒產(chǎn)生少量位移。經(jīng)分析認為,這是一起典型的煙道爆炸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從事故的現(xiàn)象分析,這是一次較為嚴重的由煙道內可燃物質引發(fā)的爆炸事故。從事故的破壞情況分析,爆炸位置是在省煤器附近,由于鍋爐投入時間不長,煙道內并未積存太多的未燃盡顆粒,造成爆炸的主要成分應是煤氣和揮發(fā)分。從操作人員的運行操作看,似乎沒有明顯的問題,但經(jīng)過認真的分析,事故的原因主要就是司爐操作人員沒有采取正確的操作方式。


1.在鍋爐壓火時沒有足夠時間地通風,沒能吹凈爐內存留的可燃氣體。事故發(fā)生前幾天一直下雨,鍋爐給煤較濕,鍋爐運行時,由于燃料中水分的蒸發(fā),加大了通風量,大大增加了通風負荷。在壓火操作時,操作人員按常規(guī)進行壓火并停止通風,由于通風時間較短,導致大量的可燃氣體存留在煙道內,為事故的發(fā)生埋下了隱患。


2.壓火時間較長,啟動時沒有進行爐膛吹掃。鍋爐壓火時間已近10小時,爐溫已低于500℃以下,在其期間由于風門關畢、氧氣不足,產(chǎn)生的大量的揮發(fā)份和CO氣體,即C+O2—CO,積存在溫度較低的煙道內。啟動時,操作人員只注意了爐膛負壓,沒有對鍋爐進行足夠時間的爐膛吹掃,而且在開始運行時沒有打開引風機檔板,在鍋爐升火過程中,煙道內積存的CO和揮發(fā)分遇明火發(fā)生爆燃,將省煤氣、過熱器處的爐墻炸毀,造成鍋爐嚴重事故。


3.防爆門設計不合理,也是造成鍋爐損壞嚴重的原因之一。從鍋爐損壞情況看,設置防爆門的一側,爐墻破壞明顯輕于其它部分。該鍋爐屬試制鍋爐,鍋爐只設計了一個防爆門,尤其是容易造成事故的鍋爐尾部受熱面,沒有設置防爆門,事故造成該鍋爐尾部受熱面爐墻完全破壞與其防爆門設置不合理也有一定關系。



11
煙道尾部再燃燒事故


鍋爐煙道尾部再燃燒就是部分在爐膛內沒有完全燃燒的可燃物,粘附在尾部受熱面上,在一定條件下,在尾部煙道內重新著火燃燒。又稱二次燃燒。尾部再燃燒時,常會將空氣預熱器、引風機甚至省煤器燒壞。為燃油爐、煤粉爐所常見的一種危害較大的事故。


煙道尾部再燃燒事故的現(xiàn)象

1.排煙溫度明顯上升,熱風溫度也升高。

2.煙道負壓顯著變化,有時尾部防爆門動作。

3.從煙道門孔或引風機的軸封等處冒火星或煙氣。

4.煙囪冒黑煙或火星。


煙道尾部再燃燒事故的處理

1. 立即停止供給燃料,進行緊急停爐。嚴密關閉煙、風擋板及各處門孔,防止漏風以切斷氧氣來源。嚴禁啟動引風機,否則不僅不能滅火反而會加劇燃燒,擴大事故。

2.安裝蒸汽滅火裝置,或用蒸汽吹灰器等其它蒸汽噴嘴裝置來滅火。

3.加強鍋爐的進水、放水,以保護省煤器不被燒壞。

4. 待排煙溫度接近噴入蒸汽的溫度,且穩(wěn)定一小時以上時,方可打開門孔進行檢修。


煙道尾部再燃燒事故的原因

1.根本的原因是碳黑、油、煤粉等可燃物沉積在尾部受熱面上。沉積的原因:一是點火或停爐時爐膛溫度低,易于燃燒不安全,大量未燃盡的可燃物被帶到尾部煙道;二是爐膛負壓過大,使未燃盡的可燃物帶入尾部煙道;三是燃油霧化不好或煤粉過粗,不易完全燃燒而帶入尾部煙道;四是點不著火時仍進燃料或停爐時漏入的燃料被帶到煙道。


2.尾部煙道溫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尾部受熱面積有可燃物后傳熱效果降低,排煙溫度升高;二是這些可燃物在高溫下不斷地氧化發(fā)熱;三是在低負荷,特別是在停爐的情況下,煙氣流很低甚至停滯,散熱條件差,使可燃物氧化所產(chǎn)生的熱量積聚起來,逐漸升溫可燃物的自燃點。


3.煙道各處,特別是尾部煙道門孔和風、煙擋板不嚴密,漏入空氣助燃。


在可燃物、溫度和氧氣同時滿足的條件下則開始著火燃燒。


煙道尾部再燃燒事故的預防

1.加強燃燒調整,保證完全燃燒。應盡量減少點火停爐的次數(shù);應避免長時間低負荷運行;保證燃油霧化良好和煤粉細度;爐膛負壓不宜太大等等,總之盡量減少可燃物粘結到尾部煙道。


2.當發(fā)現(xiàn)尾部受熱面積灰加劇時,須及時吹灰,如鋼珠除灰、停爐沖洗等。 


3.停爐時應及時停止送、引風,十小時內應嚴密關閉煙、風擋板和各種門孔,防止空氣漏入。煤粉爐、油爐應在尾部煙道裝設可靠的滅火裝置。停爐后應有專人監(jiān)視,發(fā)現(xiàn)排煙溫度升高和煙囪冒黑煙時,應及時組織處理。



12
爐墻及拱的損壞事故


爐墻及拱的損壞主要是指爐墻裂縫、塌落、變形和爐膛耐火磚燒結、結焦、掉落及拱的變形耐火磚掉落等情況。這種事故常造成正常燃燒破壞、受熱面過熱燒損、鋼架燒紅變形、爐膛嚴重漏風及爐墻而迫使停爐。


爐墻及拱損壞事故的原因及預防

1.砌筑爐墻及拱時磚和灰漿的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或成型不良,使磚墻的強度和耐火度不足,砌筑時磚縫間隙留得不夠,影響磚墻的自由熱脹冷縮。


2.砌筑后未按要求進行烘爐,點爐升火、升溫及停爐冷卻的時間太短,操作過急,負荷經(jīng)常驟然增減或經(jīng)常超負荷,以及點火啟動和停爐頻繁,使磚墻的強度經(jīng)受不了急劇的熱脹冷縮而發(fā)生開裂和變形。


3.爐膛溫度過高,火焰中心偏斜以及燃料品質易于熔化結渣使磚墻嚴重結焦,此時一是焦渣侵蝕磚塊損壞爐墻;二是除焦時操作不當而損壞爐墻。這在無水冷壁管的爐墻和爐膛高溫段拱尤為常見。


4.發(fā)生嚴重缺水、水循環(huán)故障、爐膛爆炸等事故時,爐墻和拱往往受到嚴重損壞。


針對上述原因,防止爐墻和拱損壞的要點是:保證材料及砌筑的質量,嚴格按要求烘爐,升火、停爐及運行中要注意防止溫差變化過急過大,防止嚴重結焦并定期除焦除渣,防止嚴重缺水、爐膛爆炸事故的發(fā)生。


爐墻及拱損壞事故的處理

爐墻發(fā)生不太嚴重的裂縫和不嚴密現(xiàn)象時,可用石棉繩堵塞或涂抹耐火泥,輕微的變形可采取加固措施。但如損壞嚴重、爐墻表面溫度明顯上升、鋼架過熱變形、爐墻煙道和拱有嚴重凸起或塌陷因而危及安全運行的,則應立即停爐修理。



13
鍋爐水冷壁泄漏事故

鍋爐水冷壁泄漏事故現(xiàn)象

1.汽包水位下降,給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汽泵轉速突升或超限。

2.機組負荷下滑,主汽參數(shù)下降。

3.就地打開爐膛看火孔可聽見泄漏聲,外漏時可見爐墻保溫層內呲水。

4.汽包上、下壁溫差增大。

5.引風機電流不正常增大,排煙溫度降低,左右側可能出現(xiàn)偏差。

6.煙囪冒白汽。

7.爐膛負壓波動(視泄漏部位、輕重不同)。

8.水冷壁金屬溫度測點可能報警。

9.汽包水位在泄漏嚴重時可能無法維持。

10.電除塵灰斗下灰不暢,電場電流增大且擺動。

11.機側凝結水補水量增大。


鍋爐水冷壁泄漏事故原因

1.鍋爐水循環(huán)不良,造成局部水冷壁循環(huán)惡化。

2.鍋爐內部結焦,掉焦時砸壞水冷壁。

3.打焦時,使用鋒利工具,操作不當,造成水冷壁人工泄漏。

4.吹灰器安裝角度不合適,吹壞水冷壁,長期吹灰磨損造成水冷壁泄漏。

5.長期局部水冷壁超溫,管壁氧化減薄泄漏或爐內燃燒工況局部加強導致水冷壁短時超溫嚴重泄漏。

6.鍋爐安裝工藝不合格,焊口質量不過關或檢修后更換管子時焊接不良,導致泄漏。

7.水冷壁管材選型不合適或管材內本身有缺陷未及時發(fā)現(xiàn)導致泄漏。

8.水冷壁或上、下聯(lián)箱異物堵塞,引起局部水循環(huán)破壞而導致傳熱惡化。

9.爐內燃燒組織不良,熱量分布不均勻,造成局部水循環(huán)停滯。

10.爐墻保溫敷設不合理,導致水冷壁及聯(lián)箱膨脹不均長期承受熱應力,疲勞變形引起破裂泄漏。

11.爐水水質長期不合格,導致水冷壁管內結垢、堵塞或腐蝕引起泄漏。


鍋爐水冷壁泄漏事故處理


發(fā)生外漏處理

1.確認泄漏具體部位,及時匯報相關領導,通知檢修負責人。

2.注意汽包水位,適當降低機組負荷,防止汽泵過負荷。

3.注意外漏蒸汽對爐側設備的影響,采取對應的防淋、防濕、防沖刷措施。

4.隔離泄漏區(qū)域,設備圍欄警示牌,防止人員靠近燙傷。

5.接到停爐命令后按要求停止鍋爐運行。

6.在未接到停爐命令而鍋爐已達到緊停條件時,應立即緊停鍋爐運行。


發(fā)生輕微內漏處理

1.匯報機長,由機長匯報值長及相關領導。并通知檢修人員,確證泄漏及泄漏具體位置。

2.注意汽包水位調整,汽溫左、右側出現(xiàn)偏差時注意調整燃燒。

3.觀察爐膛負壓變化及引風機自動調整情況,引起燃燒擺動時應適當投油助燃。

4.鍋爐遇吹灰,排污工作時應立即停止。

5.待令,降負荷運行或停爐。


發(fā)生較嚴重泄漏處理

1.匯報機長,由機長匯報值長及相關領導。并通知檢修人員,確證泄漏及具體位置。

2.泄漏引起汽包水位大幅度下降時,應加強給水,維持汽包水位,適當降低機組負荷,防止汽泵超出力運行。

3.聯(lián)系除灰解除電除塵。

4.注意爐側汽溫汽壓的調整,防止汽溫偏差過大或大幅度降低。

5.注意監(jiān)視引風機電流的變化,防止其超出力運行。

6.加強空預器吹灰,防止出現(xiàn)堵灰。

7.機側應協(xié)助爐側降負荷,并做好停機準備。注意中間水箱、凝汽器、除氧器水位變化,及時加強補水。

8.接到停爐命令后,按停爐處理。機側不破壞真空停機,完成停爐停機工作。及時倒廠用電至備用電源。

9.盡量維持汽包水位,防止汽包壁溫差增大。

10.滅火后,嚴格執(zhí)行吹灰制度,時間不少于5分鐘,關嚴各風門、擋板、看火孔,防止熱散失。

11.空預入口煙溫降至200以下時,開啟風門、擋板,對爐膛通風冷卻??筛鶕?jù)汽包壁溫差變化,啟一組風機強制冷卻。

12.嚴禁開省煤器再循環(huán)門。


發(fā)生嚴重泄漏處理

1.水冷壁嚴重泄露,甚至發(fā)生爆破時,汽包水位大幅下降,爐膛負壓大幅擺動,燃燒惡化,保護動作,MFT信號發(fā)出。

2.確認水冷壁嚴重泄露且無法維持汽包水位時應停止給鍋爐上水。

3.機側倒廠用電互備用電源帶,準備不破壞真空停機。

4.通知除灰解列電除塵。

5.滅火后,認真執(zhí)行吹灰制度,時間不少于5分鐘,關嚴各風門、看火孔,防止熱散失。

6.空預入口煙溫降至200以下時,開啟風門、擋板,對爐膛通風冷卻。可根據(jù)汽包壁溫差變化,啟一組風機強制冷卻。


鍋爐水冷壁泄漏后,汽機側主要操作

1.做好機組停運準備工作。

2.鍋爐發(fā)生滅火后,應快速降負荷,防止汽溫突降。

3.加強巡回檢查,注意除氧器,凝汽器及中間水箱水位變化。

4.機組停運過程中,認真完成停機各項工作。

5.若達到緊停條件時,應堅決執(zhí)行緊停規(guī)定。

6.配合電氣人員切換廠用電及完成機組解列操作。


事故案例

?
起罕見的鍋爐水冷壁爆管事故
鍋爐概況

該爐為雙鍋筒縱置式布置,兩側各一根集箱,兩根下降管對稱布置于爐膛前部,煙氣自爐膛右側煙窗進入,經(jīng)對流管換熱后排出。該爐平時滿負荷運行運行壓力0.45MPa左右,爐膛溫度1000℃(測溫點位于爐膛右側中上部)左右,排煙溫度約270℃?!?/span>


事故經(jīng)過

某夜班司爐工反映爐膛內有異常響聲,早班人員接班后,未加注意;早、中班交接時,爐膛內聲音變大煙囪冒白煙,此時,壓力僅能維持在0.35MPa左右排煙溫度在290 ℃,水位也能維持。由于生產(chǎn)需要該爐仍滿負荷運行近20小時才停爐。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在集箱的前端部發(fā)生了堆渣,造成爆管部位水循環(huán)不良。由于堆渣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而造成金屬管壁長期超溫。隨著堆渣越來越高,最終第1、2、3根管子下管口被堵死,導致水循環(huán)完全停止,管壁金屬溫度急劇升高(控制儀表盤上爐膛溫度讀數(shù)為1000℃)并發(fā)生爆管爆管大體上應先發(fā)生在第1、3根管子上,當爆破口產(chǎn)生后水流急速噴出,第1根管子破口下部、第2根管子遇水發(fā)生急冷產(chǎn)生淬裂,而第4、5根管子則因供水不足發(fā)生變形。另外,從爐內發(fā)生輕微泄漏至事故擴大被迫停爐歷經(jīng)20小時左右,且期間仍在維持運行,說明初始階段只是個別部位開裂,由于未及時停爐處理,才導致爆管事故的擴大。


檢查時未發(fā)現(xiàn)堆渣,是由于爆破口發(fā)生后,大量的汽水混合物在鍋內壓力作用下經(jīng)爆破口急速噴出在下端管口處形成很強的抽吸作用原來堵塞管口的垢渣被吸走,故而僅留下了堆渣痕跡。


垢渣的形成與堆積原因是該廠使用深井水作為鍋爐水源。由于水處理不過關,硬度嚴重超標,加上長期滿負荷運行,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形成大量沉淀物(碳酸鹽)并沉淀到下集箱。排污時,這些沉淀物被帶到集箱前端部(排污口位于前端部)形成堆積,位置剛好位于爆管區(qū)的下部。


該爐的排污管設計不合理,前部下降管位于排污管與水冷壁之間,并緊靠排污管。排污時下降管內的水會直接進入排污管,發(fā)生所謂的“搶水”現(xiàn)象,一方面在短時間內會影響水冷壁內的供水,破壞正常的水循環(huán),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排污時對垢渣的抽吸,影響了排污效果。


?
一起鍋爐受熱面泄漏事故案例
事故經(jīng)過

某公司#2爐系哈爾濱鍋爐廠生產(chǎn)的亞臨界壓力一次中間再熱自燃循環(huán)鍋爐。2001年12月1日該爐進入試運第三天,運行穩(wěn)定無明顯異?,F(xiàn)象。14:38,#2爐爐管檢漏(前包處)報警,14:58,因#2主變壓力釋放保護動作停爐,15:20,現(xiàn)場檢查右側水平煙道入孔處有蒸汽冒出,打開入孔確認受熱面泄漏。


進入爐內檢查發(fā)現(xiàn)水冷壁延伸管右數(shù)第24根左右鰭片根部兩側發(fā)生泄漏,左鰭片根部兩則泄漏后沖刷25根水冷壁延伸管彎頭,造成第25根水冷壁延伸管頭穿孔。檢查第24根彎頭發(fā)現(xiàn):從右側鰭片根據(jù)部起,沿彎頭背部平行于梳型密封板有一道環(huán)向裂紋,環(huán)向裂紋與左鰭片根部泄漏點不相連。進一步檢查發(fā)現(xiàn),管內部裂紋與外部環(huán)向裂紋特征一致,內外裂紋已貫穿,左右鰭片根部兩側均為小孔泄漏,第23根據(jù)管彎頭被第24根據(jù)右鰭片根據(jù)部泄漏沖刷穿孔。


通過更換23、24、25根彎頭,并對水冷壁延伸管直段中部進行加固,解決了泄漏問題。


事故原因分析

通過試驗分析,確認水冷壁管開裂泄漏是由振動引起金屬疲勞所致。開裂的水冷壁處于鍋爐折焰角附近,機組運行時,由于煙氣的沖刷和渦流的作用,管道產(chǎn)生振動,振動產(chǎn)生的最大交變應力作用于管道彎頭起彎處,正好是鰭片和梳型板之間的T型焊縫處,焊接熱影響區(qū)機械性能本身較低,而T型接頭經(jīng)過兩次焊接,其熱影響區(qū)機械性能更低,加上焊接質量不佳,在交變應力的反復作用下開裂。

03


其他事故分析




01
燃燒異常引發(fā)事故


燃燒異常主要表現(xiàn)在煙道尾部發(fā)生二次燃燒和煙氣爆炸。多發(fā)生在燃油鍋爐和煤粉鍋爐內。這是由于沒有燃盡的可燃物,附著在受熱面上,在一定的條件下,重新著火燃燒。尾部燃燒常將省煤器、空氣預熱器、甚至引風機燒壞。


二次燃燒原因

炭黑、煤粉、油等可燃物能夠沉積在對流受熱面上是因為燃油霧化不好,或煤粉粒度較大,不易完全燃燒而進入煙道;點火或停爐時,爐膛溫度太低,易發(fā)生不完全燃燒,大量未燃燒的可燃物被煙氣帶入煙道;爐膛負壓過大,燃料在爐膛內停留時間太短,來不及燃燒就進入尾部煙道。尾部煙道溫度過高是因為尾部受熱面粘上可燃物后,傳熱效率低,煙氣得不到冷卻;可燃物在高溫下氧化放熱;在低負荷特別是在停爐的情況下,煙氣流速很低,散熱條件差,可燃物氧化產(chǎn)生的熱量積蓄起來,溫度不斷升高,引起自燃。同時煙道各部分的門、孔或風擋門不嚴,漏人新鮮空氣助燃。


處理措施

立即停止供給燃料,實行緊急停爐,嚴密關閉煙道、風擋板及各門孔,防止漏風,嚴禁開引風機;尾部投入滅火裝置或用蒸汽吹滅器進行滅火;加強鍋爐的給水和排水,保證省煤器不被燒壞;待滅火后方可打開門孔進行檢查。確認可以繼續(xù)運行,先開啟引風機10~15min后再重新點火。



02
爆炸事故


鍋爐是一種高溫高壓、具有安全風險的工業(yè)熱能設施。鍋爐爆炸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能量釋放事故,一旦發(fā)生,對于對工人人身、企業(yè)財產(chǎn)和周圍建筑都將帶來嚴重后果,其危害不容小覷。鍋爐在缺水、布滿水垢、承壓過大的情況下都可能發(fā)生爆炸。無壓鍋爐在正常情況下不會發(fā)生爆炸,安全性較高,相對而言,承壓鍋爐的爆炸危險指數(shù)則高得多,在使用時一定要確保壓力表、安全閥等測壓附件的靈敏。鍋爐爆炸分為內爆、外爆兩種,內爆指爐內聚集的可燃物被瞬間引燃,燃氣迅速膨脹并向外擴張造成的爆裂事故。外爆指煙道內供給燃料突然加速燃燒或突然停止燃燒,壓力驟然變化引起的爆炸事故。


事故產(chǎn)生原因

1.安全閥、壓力表等安全附件失靈或不啟動。

2.鍋爐質量不過關或內部原件老化,存在安全隱患。

3.司爐工責任意識較差,在工作過程中隨意操作或擅自離崗。

4.爐膛滅火方式錯誤,導致煤粉濃度增大至一定程度后被引爆。


爆炸事故預防措施

1.建立安全管理人,每天對鍋爐工操作和安全防范工作進行監(jiān)察控制。

2.購買正規(guī)合格、質量優(yōu)良的鍋爐產(chǎn)品。

3.定期對安全閥、壓力表進行檢測和修理,防止鍋爐超壓。

4.確保鍋爐腐蝕度合格,對鍋爐上發(fā)現(xiàn)的裂紋進行消除。

5.定期對司爐人員進行專業(yè)素質和安全教育培訓,并匹配相應的獎懲制度,規(guī)范司爐人員的行為。



03
鍋爐變形


鍋爐工作嚴重負荷時,會隨著爐內氣流和氣壓膨脹程度不一產(chǎn)生相應的變形現(xiàn)象。鍋爐變形分為內部元件變形和外部邊緣損壞兩種情況。如果處理不當,將惡化成爆炸事故。


產(chǎn)生此類問題的原因

1.司爐工過于壓力的控制發(fā)生偏差或工作時間離崗。

2.壓力表等測壓設施失靈。



04
配風不合理


排鍋爐配風不合理會造成煤閘板燒壞、鍋爐設備損壞、鍋爐滲漏、爐墻坍塌等現(xiàn)象,而且在冒煙、冒火的情況下也可能對工作人員和工作環(huán)境造成損害。這類問題主要由人為產(chǎn)生,通常是由工作人員對于機械爐、排鍋爐的分區(qū)等基礎知識不了解,操作時手法不標準或控制錯誤引起。因此,司爐人員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規(guī)范自身操作行為,減少不必要的安全問題產(chǎn)生。



05
錯誤操作、失職


大部分的鍋爐事故都是由人為的錯誤操作引起的,因此規(guī)范化操作是減少鍋爐事故的根本措施。以下歸納出幾種常見的錯誤操作行為并說明其危害:

1.習慣性從拔火門處投煤;這種操作會讓爐內的冷空氣不斷增多,不僅浪費燃料,而且會增加不必要的排煙量,促使煙氣的流量紊亂。同時經(jīng)常這樣操作容易使拔火門損害甚至報廢。


2.過水操作不當;循環(huán)水泵開啟過慢,鍋爐內水循環(huán)不暢,情形嚴重時會造成汽化事故。


3.省煤器運行受阻;鍋爐停止補水后,省煤器無法冷卻且水流不暢,壓力和溫度驟升。這類問題易演變成滲漏甚至爆管事故。


4.蒸汽鍋控制不當;操作時對水位監(jiān)視不當,在鍋爐水位過高甚至滿水狀態(tài),觀察不仔細造成判斷偏差。這類錯誤操作的后果較為嚴重,鍋爐一旦爐溫過熱就可能產(chǎn)生燒傷、爆炸等重大事故。


5.鍋爐清理工作力度不夠;鍋爐長期清理不干凈,沉積物無法排除并在二次受熱后形成更多水垢。爐壁在滋生大量水污、鹽污甚至腐蝕后,高溫作業(yè)時隨著壁溫過高,鍋爐鼓脹、變形,造成安全隱患。



06
設計缺陷





金屬過熱的問題


1.鍋爐水位表水連管的接口位置不合適。

鍋爐最低安全水位比最高火界低,或者雖然高出最高火界,如最低水位在水位表中部,這都是不允許的。水位表的水連管位置,根據(jù)爐型不同和蒸汽鍋爐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的要求確定。


2.角焊縫處的鋼板伸出端過長。在火焰區(qū)內,受到高溫作用,由于得不到充分冷卻而過熱裂縫如某鍋爐廠設計的臥式回火管鍋爐,爐膽連接處用角焊結構,由于伸出端長,得不到爐水的冷卻,使鋼板很容易過熱而產(chǎn)生裂縫。





鍋筒上焊縫位置問題

有些鍋筒焊縫位置不合理,如二節(jié)鍋筒縱向焊縫靠得太近,小于100毫米,或連成一條直線;有的一節(jié)鍋筒采用兩塊鋼板焊成;或者雖然用兩塊鋼板焊成,但兩縱縫相距離小于300;有的將縱向焊縫布置在受輻射熱較強的部位。這些都是不允許的,焊縫處易產(chǎn)生缺陷,要排除這種設計。





燃油、燃氣、燃煤粉鍋爐的防爆裝置

由于燃油、燃氣鍋爐的容量越來越大,單純采用防爆門的方法來防止鍋爐爐膛爆炸,已不能滿足安全要求。因為爐膛大,若防爆門離得太遠或面積不夠,都起不到防爆的作用.故對大型鍋爐防止爐膛爆炸的主要措施,是采用全自動的點火程序控制和滅火裝置,一旦風機跳閘,能自動切斷燃料供應;簡易煤氣鍋爐應設點火爐裝置。在容易爆炸的部位要裝置防爆門,其位置應不危及人身安全。





排污和上水位置問題

在審查鍋爐設計時,普通可以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定期排污有位置不是在鍋爐最低部位,使鍋筒的水垢、水渣等排不干凈;有的鍋爐,排污口開在下鍋筒的封頭上,停爐底部的水放不干凈,積在鍋筒底部造成腐蝕;有的鍋爐水冷壁管系統(tǒng)的下集箱處沒有考慮排污問題,沒有開排污孔;也有的將定期排污口與上水口開在一起;還有的鍋爐上鍋筒的連續(xù)表面排污管裝在水位下側附近,以排除含鹽、含堿濃度最高的水面處的爐水,更有利和有效地降低爐水的含鹽量和堿度,而是裝在較下部位置,使排污水量增加;鍋筒底部定期排污也經(jīng)常不設置鍋爐內排污管,使離排污口較遠的部位的污物不易排除等等。鍋爐上水管的設計也常出現(xiàn)一些問題。如管端集中出水,或噴到鍋筒鋼板、管板及爐膽壁上,造成溫度應力,會產(chǎn)生裂紋。





檢修門孔的布置問題

鍋爐必須定期檢驗和經(jīng)常維修,因此,要設計鍋爐時,要保證便于檢驗、維修和清掃。要求在結構上設置必要的人孔。手孔、檢驗孔、洗爐孔和爐前、墻上的入孔。





集箱端及位置問題

以前有些鍋爐的集箱采用法狡端板。這種結構已不能再繼續(xù)被設計制造。因為鍋爐停爐時,雖然壓力表指示值已降到零.但由于壓力表有一定誤差,鍋爐內仍可能有壓力,由于法竺端板是外閉式的門蓋,當拆卸時.剩余的蒸汽壓力會將端蓋打出傷人。另外.法蘭和集箱是角焊連接,而且往往對連接螺栓不作強度校核.不能保證安全。故已子以淘汰。另外,集箱端板和手孔蓋,都不能安裝在爐膛內或砌在爐墻內‘安裝在爐膛內就會過熱,因為蓋板較厚,爐膛內溫度高,蓋板上的熱盆不易擴散,必然要燒裂;砌在爐墻內,就無法打開手孔蓋對集箱作檢查和清掃。





焊縫與于開孔的問題

在鍋筒上既有焊縫.又有管孔。原則上焊縫上不允許開孔。這是為了避免進一步削弱焊縫處的強度對于焊接管孔確實不能避開焊縫和其熱影響以時.要滿足一定條件.方可開孔。


事故案例

?
設計缺陷、終釀事故
事故經(jīng)過

某廠對某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檢修,檢修完成后請當?shù)靥胤N設備檢測機構對鍋爐進行安全檢測。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根據(jù)《鍋爐檢測檢驗規(guī)程》,要求對鍋爐進行煮爐處理。煮爐完成后,按常規(guī)操作正式起火開爐,第一次起火由于爐膛底料結焦,導致第一次起火失敗。工人師傅將主床底料全部清除并檢查風帽有無堵塞,檢查工作完成后在主床鋪底料(底料為煤燃燒后剩余的大顆粒殘余物),底料層厚250—300mm,然后加入木柴燃燒,打開爐門將未燃燒的木柴清除,留下炙熱的木炭,然后開啟鼓風機,隨后開引風機,給煤起火,剛給煤不到兩秒鐘就聽到主爐膛上方悶響。鍋爐作業(yè)人員迅速停鼓風機、引風機和給煤機,然后到鍋爐上方檢查,發(fā)現(xiàn)鍋爐主燃燒室爐拱被爆燃沖擊波炸開約2㎡左右的大孔,爐頂部分儀表管道也被爐拱耐火磚砸變形。此次事故雖無人身傷害,但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40000余元。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1.設備缺陷。由于鍋爐沒有防爆門,爐膛內發(fā)生爆燃時,爐膛內氣體體積迅速膨脹從薄弱部位涌出。

2.違反作業(yè)規(guī)程。在第二次鋪好底料加入木柴燃燒后未先抽出木柴燃燒過程產(chǎn)生的部分可燃氣體。

3.外部原因。該廠鍋爐用煤經(jīng)過粉碎后存放在煤倉里,由于停機檢修,原來粉碎好的煤存放在煤倉里近一個月的時間。由于該廠所在地氣溫較高,煤倉里的煤熱量積聚,并釋放出甲烷等可燃氣體。在給煤之前進煤端處于封閉狀態(tài),可燃氣體不易外泄。開啟給煤機,把煤粒吹入爐膛,同時也把大量可燃氣體吹入爐膛,從而引起爆燃。巨大的燃燒沖擊波把主燃燒室頂部爐拱炸開。


間接原因:

1.交接班不嚴格。此次事故正好發(fā)生在中夜班交班后十分鐘,交班人員未把情況交待清楚就下班,而接班人員也稀里糊涂地接班。

2.設備作業(yè)規(guī)程不完善。該廠在整理設備作業(yè)指導書時出于精簡需要將大部分設備操作規(guī)程刪除,對鍋爐常見事故的預防措施無指導性規(guī)定。

3.對職工的培訓不夠全面。該廠每年都要對職工進行職業(yè)技能培訓,但側重生產(chǎn)工藝的培訓,很少涉及鍋爐安全知識培訓以及煤的相關知識培訓。

4.據(jù)事后調查,當班司爐工雖從事本工種三年,但在此之前未從事過鍋爐的開爐起火作業(yè),缺乏鍋爐開爐起火的實際經(jīng)驗。



來源:微信公眾號“鍋爐人”


固始县| 南康市| 拜城县| 普安县| 来安县| 名山县| 左权县| 天等县| 上高县| 定安县| 乌拉特后旗| 吉木萨尔县| 六安市| 仁化县| 陕西省| 枞阳县| 集贤县| 黄梅县| 沐川县| 兴业县| 读书| 娄烦县| 太谷县| 道真| 临安市| 铜陵市| 石嘴山市| 犍为县| 恩施市| 格尔木市| 思南县| 泰和县| 和林格尔县| 武清区| 资中县| 叶城县| 文成县| 嫩江县| 宜昌市| 长葛市| 奉节县|